原標題:內地導演作品評分出爐 中國電影導演名氣排行榜大揭秘
內地導演作品評分出爐姜文奪冠,張藝謀、馮小剛名落孫山,這樣的排名萬萬沒想到,票房和口碑是衡量電影好壞的重要標準,作品是導演的生命,但是觀眾的審美與導演想呈現的藝術,在衡量標準上是有差距的,所以,這一份內地導演作品評分其實也不用太較真,因為票房和口碑并不是衡量的電影的唯一標準。
近日,《內地導演作品評分榜》出爐,其中居于榜首的是姜文導演,其作品平均分最高,而令人意外的是,一些高產的知名大導演,比如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等都沒進前十,排名十分靠后。
內地導演作品評分出爐
據悉,將每位導演的作品在豆瓣和時光網的評分相加再平均,平均得分前十的導演分別是姜文、寧浩、賈樟柯、張揚、管虎、王全安、張猛、曹保平、陸川、婁燁。除姜文8.01分,其他9位導演作品平均分在7分到8分之間,第十名婁燁作品平均分7.21。
《內地導演作品評分榜》榜單是基于豆瓣和時光網的評分機制制作出來的。將每位導演的作品在豆瓣和時光網的評分相加再平均,得分前十的導演分別是姜文、寧浩、賈樟柯、張揚、管虎、王全安、張猛、曹保平、陸川和婁燁。
中國電影導演名氣排行榜大揭秘
中國著名導演人才備出,導演的作品各有千秋,類型、手法以及創意也不盡相同,很難就某一方面在定論導演們的排名。一起來看看中國的知名導演們,排名不分先后。
李安
1995年,李安憑借英文電影《理智與情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進入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1999年,因執導《臥虎藏龍》首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006和2013年,憑借《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和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也是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人導演。
2001年,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2006年,獲評《時代周刊》“影響世界的一百人”。2009年,入選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的“當代最偉大的50位電影導演”。同年,擔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2年,獲得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勛章 。2013年,獲得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
在截至2013年的導演生涯中,李安共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李安是電影史上第一位于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張藝謀
1984年第一次擔任電影《一個和八個》的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198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老井》奪三座影帝。1987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從此開始實現他電影創作的三部曲,由攝影師走向演員,最后走向導演生涯。
1987年至1999年執導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令其在國內外屢獲電影獎項,并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2002年后轉型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及《金陵十三釵》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張藝謀曾任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總導演,獲得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央視主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并提名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
2013年,張藝謀執導電影《歸來》。 2014年12月,擔任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主宣傳片總導演。 2015年,籌拍首部好萊塢片《長城》。
陳凱歌
1984年執導影片《黃土地》,影片榮獲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1993年憑借《霸王別姬》斬獲華語影壇第一座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并相繼獲得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等一系列國際大獎。1999年,執導世紀之交的歷史片《荊軻刺秦王》。2002年執導古裝戲《蝶舞天涯》。
2005年,陳凱歌集結了中日韓三國明星打造的古裝電影《無極》。2008年,導演了反應京劇大師的傳記影片《梅蘭芳》。2010年, 陳凱歌執導的《趙氏孤兒》。2012年,執導的電影《搜索》,代表中國內地角逐201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13年,陳凱歌獲邀并作為評審團主席參加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2015年,擔任第六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表彰大會終評委主席。
吳宇森
197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鐵漢柔情》,正式開始其導演生涯。1977年執導并編劇喜劇電影《發錢寒》,之后以喜劇電影為發展主線。1984年赴臺灣發展。1986年返回香港后執導槍戰片《英雄本色》,該片不僅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同時也奠定了吳宇森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1990 年憑借動作片《喋血雙雄》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3年赴美國好萊塢發展。1997年憑借電影《變臉》獲得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金環獎 。2000年執導動作電影《碟中諜2》。2004年獲得香港政府頒發的銅紫荊星章 。
2006年回歸華語影壇發展,并擔任電影《天堂口》的監制。2009年6月,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金爵獎;同年憑借電影《赤壁》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導演獎。2010年獲得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14年執導電影《太平輪》。
王家衛
1988年王家衛首次執導電影《旺角卡門》,1990年執導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及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 。1994年執導影片《東邪西毒》,是一部顛覆傳統的武俠片。1997年導演影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香港導演。
2001年,獲香港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2004年拍攝電影《2046》,榮獲歐洲電影獎、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等多項大獎,2006年5月21日,在法國戛納獲法國政府頒授榮譽軍團騎士級勛章,同年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3年執導電影《一代宗師》,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并擔任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馮小剛
1990年與鄭曉龍聯合編導的第一部電影《遭遇激情》,該影片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等四項提名。 2004年執導改編自趙本夫的同名小說的電影《天下無賊》,國內票房取得1.2億元人民幣。2006年執導電影《夜宴》,影片脫胎于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國內票房1.3億元人民幣。2007年12月執導電影《集結號》上映,取得2.6億人民幣票房成績。
2008年12月,執導電影《非誠勿擾》在上映19天后,影片達到3億人民幣票房,個人作品的票房總和已經達到10.32億人民幣。
2010年,執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上映25天票房超過6億,下半年又執導了《非誠勿擾2》20天內就突破四億。2013年7月21日,馮小剛被正式任命為2014年央視春晚總導演。
2010年3月7日,馮小剛在兩會上表示有望拍劉震云小說《我不是潘金蓮》。
2015年4月18日,馮小剛被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
徐克
1977年回港,在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即無線電視)擔任編導,參與長篇劇《家變》制作。1978年隨同大批無線電視員工一起轉往佳藝電視,編導武俠劇《金刀情俠》。1979年指導首部電影《蝶變》 。
1981年他憑《鬼馬智多星》贏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1983年指導拍攝特效武俠片《新蜀山劍俠》。1984年與施南生組建電影工作室,憑電影《英雄本色》等片,開始拍攝香港武俠片 。1991年,指導武俠電影《黃飛鴻》獲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徐克走進好萊塢,指導兩部動作電影《雙重火力》和《迎頭痛擊》。
2004年,指導電影《七劍》獲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2009年,徐與華誼兄弟和博納影業合作,拍攝了《龍門飛甲》等動作片 。2010年徐克執導的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獲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2013年,徐克獲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杰出貢獻獎。
2014年,執導拍攝國內首部3D戰爭動作片電影《智取威虎山3D》。
杜琪峰
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正式開始其導演生涯。1983年擔任武俠劇《射雕英雄傳》的執行導演。1989年因執導文藝片《阿郎的故事》而受到關注。1992年執導的喜劇電影《審死官》不僅成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還打破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 。1995年執導電影《無味神探》。1996年與韋家輝、游乃海等人合組了銀河映像電影公司。1999年執導的電影《槍火》奠定其黑幫警匪片的風格,憑借這部電影他獲得了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3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2000年進入中國星集團并擔任營運總裁。2003年憑借《PTU》獲得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05年憑借《黑社會》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08年擔任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 。2011年憑借電影《奪命金》獲得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2013年執導電影《毒戰》,該片打破了中國內地警匪電影的票房紀錄。
劉偉強
1985年,劉偉強正式擔任攝影師。1990年,首次擔任導演,執導電影《朋黨》。1995年與文雋,王晶合組最佳拍檔電影制作公司。2002年,2002年,劉偉強自組“基本映畫制作公司”,制作《無間道》,憑借其奪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多項電影獎項。2006年,憑借電影《傷城》再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
2007年,首次嘗試執導好萊塢電影《The Flock》。2008年,劉偉強擔任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會長。2014年,再次執導好萊塢電影《青龍復仇》。
陳可辛
1983年,21歲的陳可辛返港。1986年,監制吳宇森導演的《英雄無淚》,自此踏入電影圈。1991年導演首部作品《雙城故事》。1992年與曾志偉等成立電影人制作公司(UFO) ,制作一系列影片,其中《甜蜜蜜》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贏得九項大獎。1998年,陳可辛為斯皮爾伯格夢工廠開拍自己的首部好萊塢電影《情書 。2000年,陳可辛成立Applause Pictures。2004年執導影片《三更之回家》,影片被選為柏林電影節展映單元開幕電影。
2005年電影《如果·愛》是陳可辛進軍內地的首部作品 ,2013年導演《中國合伙人》 總票房近5.5億元。2014年導演的電影《親愛的》于9月26日上映,該片在中國內地的票房已超過3億元。
2014年陳可辛榮登《時尚先生》雜志12月刊封面大片“年度先生特輯”。
2015年,擔任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評委。
姜文位列榜首,張藝謀未進前十
姜文秉承“少而精”的原則,以8.01分的高分位列第一。十年間他只拍了5部作品,除了《一步之遙》口碑遭遇滑鐵盧外,《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都獲得極高評分,可謂口碑與票房齊飛。
出乎意料的是,產量極高的幾位大導演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卻沒能進榜單前十。原因是作品多而雜,得分起伏很大,平均下來的得分還不如一些小眾導演的得分高。比如張藝謀的處女作《紅高粱》在豆瓣和時光網上打分都超過8分,評分最高的《活著》更是達到9分,但《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等的得分均沒超過5.5,其中《三槍》的評分更是慘跌到4.6。
內地導演作品排行榜榜單分析
據分析,在進入2000年后,除了賈樟柯、婁燁、王小帥等少數導演還在藝術電影陣地堅守外,許多導演紛紛投入商業電影的大潮,但是大多水土不服。姜文的《一步之遙》就是在劇本不成熟的情況下,為在火熱的市場上撈一把的應景之作,結果口碑票房雙雙失利。
反觀近幾年層出不窮的新導演作品票房紛紛大賣,趙薇的《致青春》,徐崢的《泰囧》以及最近火熱上映的《捉妖記》不斷刷新此前的票房記錄。而這些現象,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大導演的作品更多的還是在強調自己想呈現的,而新導演們直接上的就是觀眾想吃的菜?;蛟S,能夠討好觀眾才是高票房的保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上一篇: 淪為平民 索尼愛立信X3/X5官方文檔曝光
下一篇: 奧斯卡影后布蘭切特被贊“連睫毛都是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