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讀娛”(ID:yiqiduyu),作者:林不二子,36氪經授權發布。
目前咪咕音樂主推5G時代的新動作,企圖依靠運營商的資源優勢與技術優勢扳回一盤,但只是簡單看下來問題就不少,5G時代改寫咪咕音樂命運這件事還得畫個問號。
就在行業排名第四的網易云音樂展現頹勢后,“誰能頂上”逐漸成了一個問題,不少人把目光聚焦到了行業老五咪咕音樂的身上,甚至在去年也有聲音表示咪咕音樂會反超網易云。但現實是,一年時間過去,咪咕音樂并沒能撐起這份期待,問題到底出在哪?
1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不熟悉的人可能不清楚,咪咕音樂應該說是中國數字音樂行業發展最早的參與者之一,在傳統音樂產業遭受盜版侵襲的年代,咪咕音樂前身的中國移動無線音樂基地,憑借龐大的正版音樂數量以及彩鈴業務,在2012年為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貢獻了75%的收益份額,彼時網易云音樂還沒有成立。
2013、14年,在其他老牌數字音樂品牌處在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型時期時,咪咕音樂就率先嗅到了原創音樂的價值,先是在2013年啟動了“咪咕音樂人計劃”,讓平臺音樂人可以獲得歌曲播放分成,后又于2014推出了“中國原創音樂創業計劃”,通過提高音樂人作品視聽量與下載量,以利益分成的方式保障音樂人的版稅收益。到2014上半年,咪咕音樂人數量就已經突破6000人。
然而,盡管先動一步去解決數字音樂的長期發展問題,咪咕音樂還是錯過了關鍵的時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在酷狗音樂、千千靜聽、QQ音樂等老牌數字音樂品牌,包括彼時新出現的網易云音樂都開始在移動市場上搶奪用戶的一年多后,咪咕音樂才正式成立擁有自己的移動端APP,讓其錯失了在新時代參與競爭的資本。咪咕音樂先注意到的原創音樂人培養,并為其開拓了的人經紀業務,在沒有用戶基礎盤下只能無疾而終,沒能率先挖掘數字音樂價值、建立平臺特色,使得其在移動時代到來的這一步落后,導致之后一直被壓得抬不起頭。
而彼時其他各家平臺都在移動時代將自身播放器的工具屬性升級為娛樂屬性的音樂娛樂平臺,并積極推進原創音樂人扶持,意圖用新時代聲音籠絡年輕人的時候,咪咕音樂則選擇了“原地踏步”,把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作為鉤子,吸引用戶。
這一步勉強可以算是差異化出發,但終究還是埋下了落敗的伏筆。
2強大版權基礎,是優勢也是陷阱在對外宣傳中,咪咕音樂截至2020年12月擁有超4000萬首正版歌曲,新歌覆蓋率超95%,尤其是周杰倫、陳奕迅、林俊杰等華語樂壇“頂流”的作品全包含,應該說是能夠打動一大部分聽歌市場的版權資源。
其能做到這一步,也多虧了背靠中國移動,利用互聯網版權與通信運營商版權的獨立劃分,在數字音樂為版權爭得“你死我活”之時,可以偏安一隅享受通訊運營商版權帶來的強大版權池。
并且,或許是版權來的太容易,很長一段時間在咪咕音樂上大部分音樂都可以免費聽,而到了現在咪咕音樂12元/月的會員價格也低于其他平臺。同時,像是咪咕音樂的“王牌”周杰倫,除了最新專輯外,他的其他所有作品都可以免費聽,這對于粉絲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但,咪咕音樂的用戶數始終上不去。
2020年12月底,咪咕音樂宣布客戶端用戶數突破1億,與之相對的,騰訊音樂在2018年就實現了MAU破8億;據易觀千帆的APP月度TOP榜顯示,2021年3月,被喊“涼涼”的網易云音樂MAU還有1.5億,而咪咕音樂只有2117萬。
低廉的價格、可以免費聽的大曲庫,看起來更符合網民的消費追求,但在頭部數字音樂平臺培養起用戶的版權意識與付費意識后,音樂版權給咪咕音樂帶來的護城河效應在降低,咪咕音樂曾經的優勢正在變為劣勢。
具體來看,以幾家平臺呈現新歌表現的榜單為例,4月14日,咪咕音樂“尖叫新歌榜”TOP50中除了蔡徐坤新專輯兩首歌外,其余均為免費可聽歌曲,且其中有17首為目前熱播綜藝、影視劇相關歌曲;QQ音樂“飆升榜”TOP50中,有6首歌為VIP限定8首歌為限時免費可聽,上榜歌曲大部分是歌手eP、專輯新作;而像是用戶盤最大的酷狗音樂“飆升榜”TOP50中,雖然均為免費可聽,但只有9首歌曲為華語流行知名歌手及綜藝相關歌曲,其他更多為網絡流行翻唱、短視頻流行歌曲。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14日QQ音樂“飆升榜”中TOP3均為蔡徐坤新專輯作品,在咪咕音樂上蔡徐坤新專輯兩首作品僅居5與23的位置,這則說明了粉絲更愿意到QQ音樂這樣的平臺上進行打榜,而非在同樣價格的咪咕音樂上沖購買量。
換言之,藝人粉絲群體更珍視有一定價值的平臺進行購買活動,而咪咕音樂的低價與免費大區庫策略,使其失去了在粉絲群體中的沖榜價值。
同時在非粉絲群體中,其受歡迎的免費歌曲除華語音樂“頂流”外,在其他平臺也多為免費可聽,對比之下,咪咕音樂的優勢悄然作廢。并且,由于缺乏平臺自身培養的優質原創音樂人,以及在華語流行、海外流行之外的版權布局,咪咕音樂也失去了非主流音樂市場的音樂內容,像是在酷狗音樂“飆升榜”中位居前位的《剝離之繭》《所有失去都是為了遇見》等網絡熱歌,在咪咕音樂中都沒有儲備。
也就是說,咪咕音樂曾經擁有的強大版權基礎,在市場環境改變下已經無法發揮太大作用,而如果在音樂內容上還沒有新的舉動,咪咕音樂的用戶量只能依靠其他環節來帶動了。
3加快腳步跟上,但折在了運營力薄弱在分析咪咕音樂為什么不行的觀點中,運營力跟不上是常見的方向。確實,咪咕音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時雖然遲到,但一直在緊跟行業前列的發展步伐,從增加歌單、評論區,到加入現場視頻、有聲電臺、直播,如今大部分數字音樂平臺擁有的功能咪咕音樂全都具備,但就是無法在更大市場造成影響力。
去年疫情期間,行業頭部平臺大肆舉辦線上音樂Live的時候,其實咪咕音樂也推出了云上LIVE SHOW、咪咕星主播等線上音樂內容,SNH48、旅行團等熱門藝人都有參加,卻沒能在市場上形成足夠的聲量。包括其打造的5G+VR直播模式的云上音樂會,也是在有毛不易參與下悄無聲息地落幕。
同時,咪咕音樂自2007年開始就布局了音樂演出版塊,旗下擁有多個演出廠牌,每年演出超過350場次,2019年也嘗試推出了5G音樂節BBF比特節拍音樂節,但除了在音樂現場愛好者中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印象外,外界的更大市場仍然對其缺乏認知。包括一年一屆的咪咕匯,雖然每年都在請來當時的娛樂圈“頂流”助陣,但盛典結束粉絲又傾巢而走,沒能留住流量與關注也頗為遺憾。
一再促成這一結果的,可以歸結于咪咕音樂在運營上的不足。從提供音樂內容,到提供音樂現場內容,咪咕音樂相比發展之初可以算是勤奮許多,但運營側既沒能利用粉絲熱情帶動更大傳播,也沒能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制造爆點,每一次的精心準備都淪為不同粉絲群體的自嗨,無疑是咪咕音樂的問題。
網易云音樂能夠在版權存有明顯不足的情況下仍被大眾記住,與其此前總在大眾市場中制造驚喜營銷案例不無關系,把評論放到地鐵中的出圈營銷、最先嘗試的年度聽歌報告、做音樂酒店的跨界合作,每一項都吸引了大眾市場的目光,而能做到這些也是通過在日常運營中抓住用戶的痛點并放大來完成的。
所以說,咪咕音樂雖然在努力跟上第一梯隊的步伐,但光勤奮了,該有的效果卻因日常運營與新時代營銷上的不足被打消了,這可能也還是“吃老本”遺留下來的毛病,一直跟著前人走就總會落后于時代,而落后時代就不可能有新生機。
4多產品矩陣,卻沒能打出好牌另外,咪咕音樂還有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就是聯動性差。
要知道,咪咕音樂不是“孤家寡人”,其背后是中國移動在數字業務板塊唯一運營實體的咪咕文化。雖然咪咕文化在網絡上的知名度遠不如幾家互聯網巨頭,但從其涉及的業務來看,音樂、視頻、閱讀、游戲、動漫五大板塊已經足夠稱得上是一家綜合的文娛產業公司,但咪咕文化旗下的幾個產品間聯動卻不能說充足。
2018年咪咕視頻與央視達成合作獲得俄羅斯世界杯版權,彼時43億人次通過咪咕視頻觀看了世界杯比賽,一月半的時間使其用戶增長超過了此前三年半的積累,然而咪咕視頻的兄弟產品卻很難搭上這趟便車。
除了咪咕互娛推出了世界杯相關足球類游戲外,咪咕音樂配合的世界杯主題彩鈴新玩法、咪咕閱讀推出的世界杯主題閱讀、咪咕動漫在咪咕圈圈上線的世界杯主題條漫科普短視頻等,都很難說為各自的產品實現“世界杯”引流,更像是為了咪咕視頻的世界杯版權造勢。
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像是在咪咕音樂的有聲電臺功能下,大部分內容來自喜馬拉雅平臺而非與自家的咪咕閱讀合作,咪咕視頻自制網絡劇《乘風少年》OST,在咪咕音樂上也有部分歌曲因版權問題不可聽。這樣的情況在其他有集團背景的數字音樂平臺上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說起來,其實也是咪咕音樂“兄弟產品”不爭氣,雖然咪咕文化涉足的業務足夠廣泛,但每一個產品都只能在各自行業的第二梯隊,就算是想要聯動也可能難以構成真正的氣候,但出現了明明可以聯動卻不作為的情況,可能也還是說明了些問題。
咪咕文化旗下業務的各自為戰,讓本就難打的咪咕音樂更加失去了彎道超車的希望,雖然目前咪咕音樂主推5G時代的新動作,企圖依靠運營商的資源優勢與技術優勢扳回一盤,但只是簡單看下來問題就不少,5G時代改寫咪咕音樂命運這件事還得畫個問號。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發布平臺,36氪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15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讀娛特邀作者9收??藏+12評??論打開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后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微??博沉浸閱讀返回頂部參與評論登錄后才能參與討論哦...登錄后參與討論提交評論0/1000請回復有價值的信息,無意義的評論將很快被刪除,賬號將被禁止發言。
作者有點忙,還沒寫簡介
發表文章152篇最近內容沉浸于freestyle的《恰好是少年》,是內容創新還是品質降級?21小時前“花錢買投票”被叫停,選秀綜藝該冷下來重做選擇了2021-05-12五一檔小結:上線影片多、票房贏少輸多,電影資本幾家歡樂幾家愁2021-05-08閱讀更多內容,狠戳這里文章提及的項目易參評
樂才
評
咪咕查看詳情網易查看詳情中國移動查看詳情大眾查看詳情酷狗音樂查看詳情騰訊查看詳情布客查看詳情易觀查看詳情創業計查看詳情來問查看詳情樂酒店查看詳情手e查看詳情時新查看詳情云上音樂查看詳情微信查看詳情喜馬拉雅查看詳情下一篇采訪五類零售商家:今年業績有好有壞,原因都是社區團購
大業態有影響,小業態在受益。
2021-04-15
關于36氪城市加盟尋求報道我要入駐投資者關系商務合作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加入我們合作伙伴














為你推送和解讀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創投資訊

一級市場金融信息和系統服務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優秀的創業者,項目融資率接近97%,領跑行業
上一篇: 淪為平民 索尼愛立信X3/X5官方文檔曝光
下一篇: 曾經的“千千靜聽”迎重大更新,還能逆天改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