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日是第34個110宣傳日。自1986年1月廣州市公安局開通我國首個110報警服務臺以來,110已經走過了34個年頭。
從探索建立現代化接處警指揮系統、提高公安機關快速反應和整體作戰能力出發,110平臺發展至今,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報警電話,微信小程序110、手機移動端110、“一鍵式”報警裝置在各地陸續開通設置。110在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服務人民群眾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龍頭和公安機關受理報警求助的第一平臺、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窗口。
立足實戰的應急處突“觸發器”
2019年12月13日19時許,福建漳州的張某鑫家屬報警稱,接到其輕生短信,求助公安機關幫忙尋找。根據漳州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提供的線索,張某可能在龍文區江濱路碧湖公園一帶,“漳州110”立即啟動快偵機制,調取周邊視頻監控錄像,出動訓練、備勤警力協同尋找,于21時許在江濱路龍江大橋下找到情緒低落的張某,并將其移交家屬疏導陪護,及時挽回一條寶貴的生命。
指揮調度立足實戰、應急處置貼近實戰,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安全感的新需求,結合實際主動作為。公安部介紹,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110準確把握社會治安形勢的規律特點,聚焦社會治安新情況、違法犯罪新特征、災害事故新趨勢,不斷提升110接處警工作規范化實戰化水平。
福建漳州市公安局打造“四警四化”警務新機制,即主動預警、精細布警、多維接警、動中處警,智能化指揮、精準化服務、標準化執法、專業化建設,不斷優化巡防勤務,強化動中處警、快速反應。2019年12月9日11時許,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接指揮中心指令,一小區多部小車被惡意刮花,處警民警聞警即動,迅速鎖定嫌疑人身份和活動范圍,聯合備勤中隊當日17時許抓獲嫌疑人陳某權,從接警到研判抓獲歷時6小時。
安徽省公安廳按照“武裝巡邏、動中備勤、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原則,在全省市縣城區建立網格化巡防機制,劃定巡防網格1600余個,“1、3、5分鐘到場處置”區域381個。
北京市公安局以規范110執法初始環節為切入點,110聯合法制部門不斷規范“全過程、全環節、全覆蓋”的閉環式接處警工作流程,全面提升110全過程執法水平。此外,北京市公安局還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多語言服務中心)就外國人撥打110報警提供翻譯工作建立了工作機制,簽署了多語言警務援助聯動協議。
在廣東廣州,市公安局精選50名特警組建了隸屬于聯勤指揮中心直接指揮調度的“羊城突擊隊”,組建以來快速穩妥處置多起重大突發警情。
對接12345,搭建為民服務新平臺
“以人民為中心”是110發展堅持的初心。公安部介紹,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110主動與水電氣熱等政府相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建立聯動協作關系,建立便民服務協調聯動機制,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專業及時的政務服務和更加方便便捷的求助渠道。
各地公安機關110積極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一把手信箱等政府應急服務平臺對接,努力實現群眾報警求助事項的“一鍵式”解決。比如,北京市公安局與市12345非緊急求助服務中心建立“雙向直通、實時會商、定期交流”三項機制,強化了求助警情的聯動處置,為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產品。
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推動實現110接處警系統與政府12345平臺的有效對接、聯網運行,群眾全天24小時都能獲得政務公開監督與咨詢、水電暖氣油等方面的應急處置服務。江蘇蘇州市吳江區公安分局設立網格化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對10余種問題來源和24條政府服務短號進行整合,有效分流了各類非警務警情,基本實現“12345”一個號碼管服務。
貴州黔東南州公安局創新成立“110為民服務中心”,牽動當地安監、應急、供水、供電等部門聯合值守,為群眾提供高效專業的公共服務,目前110社會聯動單位達265個,110接報的群眾非警務求助、投訴明顯下降。
福建廈門市公安局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先后組建110聯動開鎖服務隊、110北極星山林救援隊、110水上救援隊、鼓浪嶼海上義務救援隊等志愿服務力量,打造110社會聯動志愿服務品牌。2019年4月13日20時02分,110接警員王小玲接群眾報警求助,稱其1歲大的孩子和車鑰匙一起被鎖在車內,事發地點為大廈停車場,擔心孩子有危險。情況緊急,接警員在安撫焦急報警人的同時,以最短時間了解到現場情況,后快速指令屬地派出所網格巡邏民警和110聯動鎖匠梁師傅到場處置。梁師傅到場核實車主信息后,利用嫻熟的開鎖技術,快速且無損地打開車門,協助民警救出被困幼童。
從微信小程序110到“一鍵式”報警
科技發展,110報警渠道也不斷拓寬完善,近年來公安微信110、微博110、110移動手機客戶端等網絡報警求助平臺陸續在各地開通。公安部介紹,各地公安機關110始終把深化科技應用擺在突出位置,緊緊抓住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發展機遇,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努力推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在110接處警工作上的深度應用,不斷提高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為110服務群眾、打擊犯罪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極大提升了110核心戰斗力。
2019年12月9日10時57分,曹某某撥打110報警,稱在廣州白云區,其小車與一輛小貨車發生交通事故。接報后,民警指引報警人通過微信搜索“廣東110”小程序,使用首頁的“交通事故快處快賠”視頻報警功能,與民警進行視頻連線。民警指引報警人拍攝上傳事故現場情況,在廣州市輕微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平臺完成事故現場取證、審核、定責后請雙方迅速離開現場,并轉交保監部門開展快速理賠,減少了群眾在現場等待交警、保險公司到場處置時間,有效縮短交通擁堵時長。
在南京,秦淮公安分局在轄區新街口商貿區、夫子廟老門東等知名景點、中小學校、人流密集場所等重點部位建成160路“一鍵式報警柱”。系統直通分局巡防調度室,與街道指揮中心實現聯動,只要按一下緊急報警按鍵,即可實現“一鍵報警+視頻通話”,大大提高了公安部門的應急處置能力?!耙绘I式報警柱”主要功能有一鍵直呼、雙向語音對講、現場高清音視頻、遠程語音廣播喊話、預警信息與治安防范提示發布等功能,滿足應急指揮需求。自建成以來,成功受理群眾緊急報警求助120余起、及時發現各類苗頭線索30余起,利用報警前端自帶的高清攝像機協助偵破各類案件90余起。
陜西西安市公安局完成一期2690個校園一鍵式報警項目點位建設,并全部聯網接入公安110指揮中心,極大提升了維護校園安全能力。
去年,公安部黨委組建情報指揮中心,進一步加強全國110接處警工作。深化警情研判,提前預測案件高發區域及發案概率,科學引導巡防力量布防,實現從“被動反應”向“主動攻防”的轉變越發重要。
四川成都市公安局研發“平安指數大數據平臺”,通過將階段性警情數據與常量、浮動值等指標進行比對分析、構建模型,更客觀、更直觀反映區域治安狀況。北京、山西、河南、福建、廣東、重慶、云南等地積極研發反電信詐騙聯動平臺,規范案件接記和通報處置流程,依托數據積累比對進行研判分析,不斷提升防范打擊電信詐騙案件的水平和效果。
公安部介紹,全國公安機關110將深入實施改革強警和公安大數據戰略,扎實推進工作規范化、機制集約化、手段智能化、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探索創新接處警指揮模式和服務群眾新舉措,著力提升公安機關110整體效能和核心戰斗力,全力推動形成110工作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2023年01月03日
-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