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一: 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
04月02日,C先生報警,稱其用手機在某婚戀網上找對象,添加了一個自稱“李文雅”的女性微信,兩人聊熟之后,確定為男女朋友關系,隨后對方給其介紹了一個名叫“XX證劵”的投資理財網站,稱該平臺他們自己控制,很容易賺錢,C先生充值后平臺至今無法提現,總計被騙215000元。
崆峒公安提醒:“殺豬盤”類詐騙主要是騙子通過婚戀平臺、社交軟件聊天發展感情取得受害人信任,以投資理財平臺高回報誘導受害人投資,最后實現騙取錢財的目的。網上交友務必認真核實對方身份,不要輕易相信網友所說的“穩賺不賠”之類的投資賺錢謊言。如有疑問,可撥打96110、110咨詢求助。
案例二: 消除校園貸記錄類詐騙
4月5日,L女士報警,稱其接到一個自稱校園貸款平臺客服電話,現需要關閉貸款服務,不然會產生高額費用并且影響個人征信,L女士按照對方要求先在“XX金融”APP上貸款,后分兩筆向對方提供的賬戶轉賬,總計被騙20800元。
崆峒公安提醒:該騙局主要作案手法為,詐騙者謊稱貸款平臺客服,要求受害人配合注銷校園貸款平臺賬號,而注銷網貸平臺賬號,需要先從相關貸款平臺借款,然后轉入詐騙者指定的賬號,如若接到“注銷校園貸”的陌生電話,切勿上當受騙。如有疑問,可撥打96110、110咨詢求助。
案例三: 虛假貸款類詐騙
4月5日,S女士報警,稱其在手機看到一條廣告,S女士點擊下載了一款貸款“XX花”APP,并將自己的銀行卡賬戶等信息填寫,S女士提現時,平臺顯示賬戶有風險無法提現,平臺客服以提現需要解凍費為由騙其轉賬,總計損失85000元。
崆峒公安提醒:切勿輕信電話、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貸款廣告,在貸款前先要求繳納“解凍費”、“保證金”、“手續費”等各種費用,肯定是騙子。謹慎使用個人的信息,不要隨意泄露個人信息和銀行卡信息到貸款平臺。如有疑問,可撥打96110、110咨詢求助。
>
來源:平安崆峒
平臺聯系微信:177944909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一篇: 淪為平民 索尼愛立信X3/X5官方文檔曝光
下一篇: 【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施“四大工程”,推出23項“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