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娜唱到:法海你不懂愛,雷峰塔會掉下來。作為主流意識形態的形象代表,半個世紀之后,雷鋒忽然像塔一樣倒了下來——3月5日學雷鋒日當天,主旋律電影《青春雷鋒》在南京的首映票房居然為零。雖然影片出品方在隨后發聲明稱當天共有90人買票觀影,并非零票房——但是說實話,一部電影,這和零票房也基本相差無幾。
《青春雷鋒》并非普通的低成本影片,也不是無人問津無人幫扶:這部片子打著“十八大獻禮影片”的嚇人名頭,而且在上映之前的3月4日,國家廣電總局專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影視局,各電影院線公司等下發通知,要求保證場次放映《青春雷鋒》、《雷鋒在1959》和《雷鋒的微笑》這3部雷鋒題材電影。而且這個通知并非泛泛而論,而是頗為瑣碎地具體而微。比如“要充分利用影院大廳、電子屏幕、宣傳櫥窗做好影片的陣地宣傳工作” 比如“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各電影媒體等有關單位要配合影片的宣傳發行放映,積極做好影片的宣傳推廣 ”雖嫌婆婆媽媽,但是指令清晰。此外,廣電總局還對這三部影片做了定性:是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50周年而精心創作的優秀影片。
廣電總局是電影的主管部門,具備了對電影的生殺大權。只是,這一次《青春雷鋒》雖然有總局保駕護航,卻依然遭遇了(接近于)零票房。官家可以一紙通知,但觀眾可以用腳投票。
有人或許會拿雷鋒精神過時等等原因來說事兒,但是主旋律未必一定是票房不佳的元兇?!督▏髽I》、《建黨偉業》、《辛亥革命》的票房都還不錯,1996年,雷鋒題材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曾經創造了當年中國電影票房和觀影人次雙料冠軍。劉佩琦塑造的喬安山形象,把雷鋒戰友學雷鋒的一生悲喜集于一身,生動鮮活,感人淚下。
所以說,零票房不是雷鋒惹的禍。原因無他,品質不佳爾。
說到主旋律影片,其實不止中國有,美國也有。剛結束的第85屆奧斯卡有一部入圍最佳影片《林肯》,就是標準的美式主旋律大片。這部由斯皮爾伯格執導的林肯傳記片雖然內容和表現形式都和中國的主旋律電影不同,但主旨同樣是“捍衛傳統理念和主流價值觀”,只不過一個打著“made in china”印記,一個烙上“USA”字樣。
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9部影片中,《林肯》北美票房居首,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雖然總票房遙遙領先,但主要是海外市場的貢獻?!读挚稀窞槭裁茨軣豳u?原因亦無他,品質俱佳爾。
《林肯》根據歷史著作《對手的團隊:林肯的政治智慧》改編,由普利策獎得主托尼-庫什納執筆,奧斯卡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男主角請來兩獲奧斯卡影帝的丹尼爾-戴-劉易斯 這樣的品質,想零票房亦不可得。
拍電影就是想讓人看,所以即便是搞主題先行的主旋律影片,拜托也表達些許誠意出來。隨便搭上一個主旋律主題,粗制濫造個片子,依仗著廣電總局的行政命令推廣,便想讓觀眾進影院貢獻票房——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其實,或許從來也沒有過。
董嘯(北京 專欄作家 )
搜狐娛樂評論頻道特約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上一篇: 淪為平民 索尼愛立信X3/X5官方文檔曝光
下一篇: 蕭亞軒生日男友送1047朵玫瑰,網友:請女神盡快公開戀愛秘籍